中醫治療腸病毒疾病效果好

夏季來臨天氣悶熱,腸病毒最為活躍,所以每年的夏季,就是腸病毒疾病好發的季節。

腸病毒介紹

腸病毒群大約有68種之多,常感染人類的大約有13種。腸病毒各型特性不完全相同。臨床可確認診斷的症狀為手口足症及疱疹性咽頰炎等。也有約10%的感染者僅有輕微感冒症狀。極少數病例會發生腸病毒重症死亡。

腸病毒家族都在腸胃道生長繁殖,如腸病毒71型、克沙奇A16、克沙奇A型等病毒,通過口腔粘膜而感染。3天後在體內產生病毒血症,隨著病毒擴散到手足皮膚,引起手、足、口腔的疱疹、潰瘍為其主要臨床表現。此病例5歲以下兒童最為多見。在臺灣流行的手足口症患者的病例調查研究中發現,患者當中將近一半是受到EV71型腸病毒的感染。它有「垃圾往外倒」的特性,所以少數患者會引起嘔吐、腹瀉、腹痛等腸胃道症狀,尤其會釋放出毒素影響其他器官,以致腦炎、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。患兒死亡的原因多由於病毒最終感染到腦髓及腦幹,而造成突發性中樞神經病症,導致昏迷,呼吸障礙及心力衰竭致休克而死亡。

感染腸病毒大多沒有症狀,也不一定會發燒。沒有症狀會不會忽然變成重症呢?若比較SARS與腸病毒的「聰明程度」, SARS比較「笨」,一定要讓宿主產生症狀才具傳染力,而腸病毒沒有症狀也能傳染給別人,這就是腸病毒無法根除的原因。不過它必須出現症狀才會有嚴重併發症發生。

中醫治療病毒性傳染病有明顯優勢

每年夏季,腸病毒總會在台灣肆虐,西醫是否有特效藥或預防注射?腸病毒種類太多,輪著流行,開發疫苗困難也不合經濟效益。其實,人體的免疫系統要不斷作戰才會更有力量,這也是最重要的防疫觀念。病毒傳染,會否產生疾病,端視侵犯的毒性及病人的抵抗力而定,有足夠的抵抗力即可排除病毒。而中醫藥在提升免疫力方面,由近代科學研究證明,確實有許多中藥有此功效。幼兒由於抵抗力弱,產生症狀的比例也會比較高。所以,用副作用低、安全性高的中醫藥來治療,確實是小兒首選的治療方式。其實,腸病毒是遠古時代就與人類共存的病毒,成人終其一身都在與它搏鬥,這表明我們體內的白血球抵禦它已經很有經驗了。

由於病毒不易培養,流行型別很難預測,注射疫苗則缺乏針對性,故西醫主要是對症治療,減少合併症,預防後遺症。中醫治療本病有明顯的優勢,現代研究亦證實金銀花、大青葉、板藍根、射干等多種中藥對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。臨床研究發現:大凡屬於病毒傳染疾病,應用中藥治療比較有效及安全。因為一般的西藥是沒法消滅病毒的。中醫辨證論治方法不是一味殺病毒,而是調整人體的陰陽失穩情況,改善人體全身功能,使病毒不能在病人體內生長。亦即病毒性疾病,以中藥治療,可先改善人體抵抗力,使病毒難在我們人體繁殖,不至於變成壞症,如傳入腦或心肌等嚴重疾病。

 

注意腸病毒重症的表現

多數孩子感染後7天~10天可痊癒,僅約千分之0.3~1會出現腦炎、腦膜炎等重症,父母既不必過於擔憂,但要留意重症出現:

★嗜睡、意識不清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。

★肌肉抽搐,即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。

★持續嘔吐。

★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。

腸病毒的衛教

腸病毒傳染性極強,但通過簡單的衛生習慣就能大幅降低感染機會。

●增強自體免疫力,所謂「勿恃敵之不來,正恃吾有以待之」。

●注意個人衛生,勤洗手。

●流行期間,儘量少出入公共場所,避免接觸感染源。

正確地使用中藥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、預防腸病毒,但用藥前,必須根據幼兒體質差異,給予不同的處方,絕不是一律給「補藥」。中醫在預防及治療腸病毒方面有很好的方法,現舉例於下:

(一)中醫預防方法:

中醫主張治病治其未病,強調以預防為主,防病于未然。中醫預防方法,可大致分成以下常見三型:

1. 肺衛不固:易感冒、愛出汗、面色蒼白、脈象細弱,可用黃耆、白朮、防風、茯苓、黨參、柴胡、桂枝等中藥來治療。

2. 脾胃虛寒:胃口差、易腹瀉、易感冒、舌苔白膩、體力虛弱不繼,可用黃耆、厚朴、陳皮、黨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大棗等中藥醫治。

3. 脾腎氣虛:體弱多病、四肢易冰冷、偶有尿床,可用具有補脾腎功能的中藥來治療,例如桂枝、山藥、益智仁、烏藥、茯苓、黨參、黃耆等。

(二)中醫治療方法

中醫治療方法,也可大致分成以下常見三型:

1.邪侵肺衛

  主症:低熱,咳嗽,流涕,咽痛,納差,流涎,口腔內可見疱疹,手足部有充血性斑丘疹,大便乾結,小便黃赤,舌淡紅,苔薄黃,脈濡數,指紋淡紫。

  治法:辛涼解表,化濕透疹。

  方藥:輕者可用桑菊飲、銀翹散。重者可用甘露消毒飲。

2.濕熱傷陰

  主症:手足及膝臂上有疱疹,部分形成潰瘍,身熱,咽痛,流涎,便秘,小便短赤,舌質紅,苔黃,脈滑數,指紋紅紫。

  治法:利濕化熱,涼血消疹。

  方藥:清瘟敗毒、普濟消毒飲。

3. 熱入營血

  主症:高熱持續,四肢出斑,昏迷無力,嘔吐,大小便不通,舌質絳,苔厚膩,指紋至命關紅紫。

  治法:清營涼血,息風止痙,鎮痙開竅。

  方藥:秦艽鱉甲散、天麻鉤藤飲、溫清飲。

中醫治病以望聞問切四診合參,並經辨證論治後給予適當藥物,所以沒有所謂的「廣泛」特效藥,但是有「專一適性」的特效藥。所以一般民眾切勿斷章取義,自行判斷對照買藥,應該找尋專業中醫師治療才是。

(宏濟中醫診所 http://hj.tcm.tw/       院長   朱祺仁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宏濟中醫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